浏览人次: 1335

实验室研究主题

     本实验室研究主要为两大主题
  1.  
1. 核醣体生合成途径及核仁压力调控
我们使用酵母菌及细胞株为模式生物,研究核醣体的生合成途径及核仁压力的调控。核醣体为复杂的复合体,大核醣体由46个核醣体蛋白及3rRNAs组成,小核醣体由33个核醣体蛋白及1rRNA组成,组成此复合体需要超过200-300个辅助因子(包括RNA及蛋白质),合成过程由核仁开始至细胞质结束,高速生长期的细胞约耗费约一半转译的产物于核醣体生成上。相关蛋白突变时,会造成细胞生长缺失,在人类及植物上,会产生相关的疾病及发育异常。抑制核糖体生合成亦可为抗癌或病害防治的目标。因此,我们针对此途径进行研究,以期更深入了解相关机制。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:(1) 发现核糖体需要依赖许多辅助因子帮助有效及正确的出核。(2) Stalk是大核糖体上很大且非常动态的结构,为转译因子结合的位置,我们的研究发现其组装的机制,及细胞如何确认此区域的正确性。(3) 研究出大核糖体生合成于细胞质中成熟的顺序性,此途径的定义在这些蛋白的功能研究上有绝对的重要性。(4) 核糖体蛋白为带正电且具很多非结构区的蛋白质,因此在高速产生下非常容易产生变性的结构而进入降解途径。因此,细胞除了使用一般的伴护蛋白来保护核糖体蛋白之外,亦演化出专一的核糖体伴护子,来确认核糖体蛋白的稳定性及调控和核糖体的结合,保证经由复杂且耗能的过程产生的核糖体具有正确性。我们实验室发现2个新的核糖体伴护子,其相关机制已发表于国际期刊上。(5) 核仁主要是核醣体生合成的位置,亦是压力反应中心。我们亦使用细胞株,发现一些金属离子:包含铊、铜、镓,会抑制核糖体生合成、影响rRNA裁切,启动p53依赖或非依赖型的核仁压力,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及死亡,这些研究成果,将有助于了解这些金属的毒性机制。以上研究成果已陆续发表于国际期刊上。
这是一张图片这是一张图片


  1.  
2. 生物技术的开发及应用
(1) 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:农业废弃物是在农产利用或动物饲养的过程产生的废弃物,比如:稻秆、猪粪尿、果皮、羽毛等,其去化的过程相当重要,随意弃置的结果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,但有效利用,则能产生有附加价值的副产品,除了能增进农民的收入,亦能减低对环境的影响。我们和农化系王尚礼教授实验室合作,利用鸡粪和稻秆进行共消化,分析菌相及培养条件以增加鸡粪中的磷溶出,经过脱钙及沉淀的步骤后,能有效将磷以鸟粪石的形式回收。相关成果已申请专利及发表于国际期刊上。(2) 生物腐蚀及生物膜分析:我们和台湾大学材料系及工海系合作,执行科技部计画水下载具结构材料研发与评估」,主要进行微生物培养、生物腐蚀及生物膜分析实验,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及国内期刊上 (3) 细胞的移动情形分析及研究:我们和澳洲昆士兰理工大学(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数学系、辅仁大学物理系一起合作,我们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及分析、QUT进行数学计算、物理系进行物理模拟及微流道芯片的建构。经由合作方式,我们以微流道芯片对细胞进行不同的环境刺激(电场、磁场、光…),分析细胞的移动及增生,并建立数学模型。细胞的移动和发育、免疫、伤口癒合、癌细胞转移等重要生理功能皆有相关。细胞移动有趋性,包括对氧的趋性、温度趋性、磁场趋性、化学趋性、光趋性、电趋性等。我们的分析包括整体性的细胞移动情形、亦包括单细胞的移动,了解这些因子如何影响细胞的移动,会更清楚细胞移动的机制及调控。我们发现在结合不同的因子时,会改变细胞的移动情形,比如循流环境、活性氧的产生或化学刺激与电刺激共存,这些研究结果将帮助我们更清楚细胞于体内复杂环境下的移动调控,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上。除此之外,本实验室亦利用此技术设计出生物平台芯片,能提高敏感度,以细胞侦测出的环境金属毒性,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上。

这是一张图片